天坦动态
互联网医疗副作用显现,看病还需火眼金睛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患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使得互联网医疗的脚步越迈越大。互联网医疗所获投资比重也连年上升。截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其中2015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在政策层面,国家也对其呈开放态势,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
 

 
目前的互联网医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医院下属的线下服务;另一种不具有实体的线上医院,通过网上交流对患者进行诊疗。
 
医院线下服务的主要形式为各医院的移动客户端APP。其内容包括:挂号、咨询报道、线下咨询等等,旨在为患者就医提供便捷。可一款应用一旦有了市场,随之而来的山寨便如影随形。前段时间北京协和医院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声明,指出一个名为"协和皮肤病专科"的APP与协和医院并无任何关系,请患者不要上当受骗。
 
这不是协和医院第一次遇到山寨APP的情况,也不是知名医院范围内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类似情况侵害的不仅是医院的利益,对患者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本希望使挂号更加便捷,但山寨APP的出现,让本就急迫的患者更加不知所措。许多患者对此问责医院,但医院却无权对其进行干预,面对山寨现象也只能提醒患者提高警惕,直接从医院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另外,医院本身对自己所推出的APP都自顾不暇,更别说抽身关注"如影随形"的山寨产品了。
 
面对患者的质疑与乱象丛生的APP市场,许多医生怀着颇多感慨最后却也只剩无奈。我国互联网医疗尚属新兴行业,国家对于其的监管还有多处空白。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也并没有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做出有效的制约。这一系列政策的健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此期间医院有义务引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指导;患者也需提高警惕,在康复之路上谨慎而行。
 
另一种纯虚拟化的网上诊疗主要形式为各类互联网医院。这种形式的互联网医疗一般不对患者进行首诊,只提供咨询、转诊帮助或对基层医生进行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讲究"望闻问切",许多患者无法明确描述自己的痛苦,需要靠医生的引导进行叙述;同时,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十分必要,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的分析病情,确认治疗方案。但是互联网医疗似乎不具备这两点特性,加大了医疗误差的可能,增加了医疗纠纷的风险,同时患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线上医疗的监管同时也是令人"头疼"的地方。医疗由于其特殊性,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如若不能全面的监管,埋下的隐患将是巨大的。与山寨APP类似,鱼目混珠的线上医疗平台也很有可能令患者摸不着头脑。我国目前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制约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其监管机制也并不能保障患者在这些平台上得到安全负责的医疗服务。有关部门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向大众多加普及健康常识,提高分辨能力,为个人的生命负责。
 
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多方努力也在等待成效。国家计生委在今年5月也曾发布名为《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文件,尝试对该行业进行准入、监管等方面的规范。目前多方意见并不统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医疗正在走向成熟。
 
转载与:《中国好医术》原创文章
友情链接: 北京膏滋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中医名家推荐预防方汇总